徐蔷:美国孩子学习的第二课堂——儿童博物馆

    在参观美国儿童博物馆之前,我想象着它是一个孩子们参观学习的地方。然而,出乎我的预料,儿童博物馆竟然是孩子们参与活动和学习的地方!这“参观”与“参与”的一字之差,竟给孩子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与成长!

 

  美国儿童博物馆是儿童的世界,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二课堂。它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。它的重要理念就是以“玩”为前提,“玩”中学习艺术、科学、创作;“玩”中学会制造、创新,寻找相应答案.

 

  在“玩”中挖掘个人潜能,提升个人素质,使知识在博物馆中得以消化吸收,同时还能获取更多课堂所不及的知识。使孩子真正能够全面发展。难怪美国会出现全球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!想来他们许多人在童年时,享受过这样的第二课堂吧!美国儿童博物馆除了有动手参与的活动外,还紧扣博物馆主题推出了许多设计形式多样,生动活泼的紧紧围绕“玩”的教育活动。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。

美国有三百四十多个儿童博物馆,其中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建于1913年。笔者有幸见证了孩子们在百年儿童博物馆里学习、探索、娱乐的场景。

 

 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进门处醒目的“The power of Play”(玩的力量)引入眼帘!这是美国幼儿教育的思想!爱因斯坦说:“Play is the highest formof research.” —(玩是最高形式探索。)本着这一教育理念,美国儿童博物馆把“玩”放在首位,以“玩”贯穿各种活动和学习当中,让孩子们在第二课堂流连忘返,以至于陪同前来的家长也忘我地投入这诱惑的第二课堂!

 

  脑科学研究表明,玩中存在能量!它不单单是 “玩乐”。

 

  “玩” 其实是孩子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学习互动环节,在成长过程中,从玩中获得的智力、体力及社交技能等为其今后的成人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。“玩”其实是孩子在模仿成人角色试图担当社会责任的过程。对孩子来说,“玩“是他们探索学习、发展技能、与他人沟通的桥梁。可以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,探索未知事物,征服恐惧,广交朋友。“玩“使孩子终身受益。通过玩加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,使他们更具合作精神,并且具备批判性思维。而上述能力正是21世纪复杂竞争社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。

 

  下面介绍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部分“玩”

 

  一、 玩水学习:

  在小水渠旁,孩子们用量杯舀水、有的玩漂浮球,有的压水泵,也有的玩水动力球,还有的画水画…… 别小看这些“玩”,它们能让孩子学会数学中数量的概念;协调手眼,增强精细运动技能;还学会测量、重量、浮力、动力等物理知识。

 

  二、 建造工地学习:

  建造工地有一面墙挂满了各种建筑、制造工具, 不同的台面上放着不同的设备、零件,比如:砖块、螺丝钉、板材、塑料管、胶水、染料等等。孩子和家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制造自己的作品。通过拿、搬、举、抬、推、放、码、垒等动作,锻炼精细运动肌并提高体能。通过堆叠、重排、组装、拆卸、绘图、匹配和成型提高了孩子的想象力,学会高低、大小、尺寸、形状、排序、匹配及类别的数学及语言概念,并尝试冒险、成功、失败等经历,学会坚持、经得起挫折;在建造过程中,开发了想象力、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;同时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合作、互动互助,懂得分享他人意见、共享成功;增强自信、增强社交能力。这是多么难得的“玩”啊!

 

  然而我们看看这个对比:我国有3亿左右少年儿童,美国少年儿童约6000万。美国儿童网站是我国的数量10倍;美国的儿童博物馆却有三、四百个!我们泱泱大国却只有几个为数不多的专门为儿童开办的儿童博物馆。笔者试图查找全国到底有多少儿童博物馆,结果令人失望。目前仅北京、上海有儿童博物馆,呼和浩特市有正在建设中的儿童探索博物馆。当看到《把美国儿童博物馆带回中国》(作者张旎)时,我看到了希望:一种能打破陈旧幼儿教育的期望!一种能还给孩子自由快乐童年的期望!一个能在玩耍中快乐探索、学习的第二课堂!(作者徐蔷 澳大利亚幼教工作者、硕士 )